×
中日若翻脸美国是否出兵?普京回应语惊四座!
中日一旦摊牌开战谁会站在中国一边?谁又会支持日本?近日,普京说了一句话,让躁动不安的日本举国都震惊了...
普京到底说了什么,打死你也想不到
下载军事头条看全部文章
谁动了他的故事

第0926章 反攻新竹

台北变天后,湾湾**国再选了刘永福为新**,但刘大将军坚决虚位不就,继续领导着台南民众抗日,更派多人赴闽粤化缘求救,苦撑危局。

刘永福认为,守住台南的关键在控制新竹,为此重新部署了台南防务,整顿军队,并踏遍了台南各山水,与唐景崧的台北抗战形成鲜明对照。

始政式后,乃木希典第2旅团抵台,6月19日继续南下:近卫、乃木2部南下,共1.2万人左右,分进桃园、新竹。

当时日军认为,南下战况会一如台北顺利,但22日在新竹意外遭到了客家人的壮烈反抗。

与刘永福一起抗日的有:徐骧、吴彭年、姜绍祖等人,都是湾湾爱国士绅、黑旗将领。

各部义军,多为当地农民,以客家人为主,他们人数不多、武器简陋,麻刀竹枪,捍卫家乡。

但士气高昂,作战极为英勇。

本来,新竹是林朝栋防地,但他无心再战,已经率部西渡,刘永福只能分兵填空。

命令:分统杨再云新楚军,会同客籍义军吴汤兴、徐骧、姜绍祖3部进驻。

6月15日前后,近卫师团前锋兵临新竹,杨再云、吴汤兴、徐骧、姜绍祖4部分别占据大科嵌、大湖口、龙潭陂等地分路阻击。

他们充分发挥游击战术,掐头去尾,中途伏击,日军因贯彻西式战术,有些生搬硬套,食西不化,大炮过后即步兵上,没想这些义军战力超群,充分利用地形反扑,导致进退维谷,防不胜防。

更不可思议的是,三角湧、三峡庄一带原住民,听见各处枪炮爆豆,不仅没有出去躲避,还自发前来助战,由此引起日军忌恨。

当日对搏下来,日军落了下风,死伤大佐樱并以下官兵多名,只得向后溃退。

杨再云,杨再福族弟,亦作杨载云、杨紫云,湖南湘潭人,新楚军统领,中路新竹守军总指挥。

吴汤兴,时年35岁,苗栗铜锣湾客家人,祖籍广东梅州,出身秀才,5月激于义愤,出头聚合粤籍客家人,盟誓抗日。

徐骧,字云贤,苗栗人,祖籍广东蕉岭,时年37岁,秀才出身,有武艺,组织家乡抗日军,被推为首领,开战前夕主动增援来新竹。

姜绍祖,年仅19岁,台湾新竹人,祖籍广东,闻被割后毅然毁家纾难,散尽家财,筹造武器,组织义军。

6月21日,近卫师团已得到乃木旅团配合增援,再次来犯新竹,4部守军故伎重演,再次利用地形顽强阻击,但不敌日寇2面炮火,分进合击,只能撤退进城把守。

但各部退挤城中,狼多肉少,粮械不济,莫说打仗就是吃饭都困难,所以没等日军当头炮响,当晚即退走苗栗。

22日一早,日军一通炮火之后,发现城内已空,终于壮胆爬城,进占了新竹。

日军占领了新竹城,同时威胁到台中和台南2地。

新竹北接淡水,南邻苗栗,东屏大山,西滨湾湾海峡,是南下台中的门户。

新竹的战略地位,犹如狮球岭炮台之于基隆和台北,所以刘永福组织招募了5万人马,5倍于敌,于7月15日展开大反攻——

杨再云任前敌总指挥,继续会同吴汤兴、徐骧、姜绍祖3部客籍义军,从东向西3路反攻新竹。

这次攻守,双方换位过招,实出日军意料:我不打你就不错了,还要来气我!

于是,日军死守城东十八尖、枕头山与城东三角地,与义军死磕。

右前军徐骧,率部万众,主攻十八尖;

左前军吴汤兴,率部万众,主攻枕头山;

中前军姜绍祖,率部万众直攻东门,作爬城先锋;

中军杨紫云,攻城主力。

义军攻势作战,人海战术,是典型的一鼓作气,再而衰,三而竭,反复冲杀,血流成河。

前面说日军进攻机械死板,还诋毁清军围攻是消极式防守,这次轮到自己守城了,果然不凡——

城东三角地仅是守点,炮火均上山,并非我等习惯的线性防守壕堑,所以名为防守,实为进攻,通俗点就是:以攻代守。

除3点之外,道上并无布兵,行人可以照过,但军队不行,各道均在火力范围内。

这是兵器大改后的热战新战术,如果是冷兵器时代,义军早爬城了!

可惜义军未能识破这日寇诡计,以为有隙可进,直冲东门而去,未料进入火网之中,出师未捷身先死,才紧急退回射界外,开始攻山。

各部各行其是后,尸山血河,山上日军也无暇封锁道路,所以中前军姜绍祖还是得以接近城墙,开始集中攻坚。

可爬到一半之际,日寇竟然直接打开城门出城截击,将爬城队打成两半,前面的遭火力夹击,伤亡殆尽,后面的只好撤退。

仰攻城东两山的2万多人,见攻城败退,也就泄气撤走,如此反复,连续2天,似乎每次都能破城,实际牺牲惨重,势头始挫。

一直战到第3天,各部决计即使不成功亦不撤退,而是就近避入竹林中,等待机会再同时转冲。

这似乎是新的妙计,新竹为什么称新竹,因为道路之外都是茫茫竹海,甚为无边无际。

可是,义军这天进攻无果后,先后都避入竹林中,脱离了当面日军的接触,并未脱离各点日寇的炮程,都是交叉炮火,基本覆盖。

顿时,竹林起舞,山崩地裂,白白牺牲了无数人,更糟的是,炮火之后,日军纷纷杀下山来,城中鬼子再次开门,进入林海中围捕剩余的义军。

姜绍祖因心系再次爬城,决心跟日军躲猫猫,没有及时逃走,结果转来转去,身边只剩了70来人,既无法复攻,也无法突围,遭到了3路日寇的围捕,全部被俘。

18日当天,被日寇全部杀害,头颅全部挂上了城头。

规模盛大的新竹大反攻,就此流产,可悲的结束了。

杨紫云、徐骧、吴汤兴各残部,在新竹外竹海中先后转战了2个月左右,才陆续出了林海,出现在六甲溪等地,与台南义军会合。

上一章目录下一章
功能呼出区
content